质量投诉难以解决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然而在频频的召回事件中,零部件质量问题不断浮出水面。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的汽车投诉大概有6482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5.6%,上升速度居投诉排行榜第5位,其中零部件质量投诉问题是主因。零部件质量问题不仅仅是零部件企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汽车行业发展的问题。
看到汽车大国因零部件质量问题而缓慢前进,难免让人心疼,在心痛的背后更让人深思:如果没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愿望就不可能实现。
自主品牌难以突围
“自主品牌企业的突出问题是抄袭,缺乏自主创新”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长期靠抄袭外资汽车外形进行所谓的“研发”,将采购件拼装到车体内,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并由此产生了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积累欠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企业并没有在此一轮的发展中大面积培育出具备研发实力的系统内供应商,核心零部件如发动机,更多依然是靠日本企业供应。
对于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公司落后的现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让自主品牌企业集中在低端车型领域进行低价竞争,到最后大家都没有实现良好积累。
不仅如此其中环境因素,思想观念,政策之因都是影响自主品牌的发展,一个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固然简单,但是怎么走出去才是难点,2010年自主品牌还没有打响,以后的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