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谭一直在公司做代理渠道业务员,工作虽然辛苦,却因为企业的招牌够大够响,业务开展得还算顺利。
能有幸进入这么大的国企,一开始,小谭还挺有上进心,时常跟领导搞搞关系,什么事都积极参与,还不忘报个学习班提高自己。可后来他发现,这企业实在太大,人实在太多,轮到自己提升恐怕都到了抱孙子的年纪。于是,他开始专心做自己的业务,什么升职呀,提升呀,都撂一边不想了。
真不想了,机会却来了。就在小谭踏踏实实做了3年业务员后的某日,大领导找小领导,小领导再找小谭,让他准备接管业务三部。初听,小谭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领导大声重复了一遍,他还将信将疑。
1个月后,交接完毕的小谭到新部门报到了。这回,他不仅升了,还有了自己的办公室,虽说是和别的业务经理共用,但这也是地位变化的标志啊!
上任伊始,小谭特别用心,找别的经理请教,又找上级领导谈心。可大家“你干了就知道了”的答复,的确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工作中,员工提的问题五花八门,领导下达的任务望而生畏。一个部门要管的事怎么这么多呀?这个请假了,那个迟到了,这个怀孕了,那个老妈住院了……可怕的是,这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什么货不够了,出了残次品了,营销目标完不成了,某位领导来视察了……没完没了。
小谭做梦也没想到,当个芝麻大的领导,竟然有这么多麻烦事要处理,还都全是急茬儿。你让哪个稍等,人家就给你撂脸子,话说得都能噎死人。
想想自己当业务员的时候,只要完成销售任务,就万事大吉。如果货跟不上,他只需要通报领导;如果产品不好卖,他还是只需要通报领导;如果哪天犯懒,只需要发条短信给领导;如果哪周状态不好,一张假条就能打发领导……
可现在,他要对付七八个人的上述问题,而且许多人的小花招使得比他当初还盛。小谭有些吃不消了,发脾气不成,人家不买账,放手不管也不成,考核结果出来太难看。这个领导让他骑虎难下,越当越郁闷,越当越后悔。
上任不到2个月,小谭开始严重失眠,小脸蜡黄,眼睛赛过熊猫,上班时间还经常性的心慌和脾气暴躁。
遇到的压力不能只装在肚子里,要学会自我舒压。而舒压的方式有很多,直接对问题舒压,可以就单个问题向有经验的人沟通请教;整体舒压,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或是与人谈话的方式得以实现;实在无法缓解时,还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不用一定要等到产生了心理疾患才想到心理医生,防范于未然,最好通过专业咨询解决处于萌芽状态下的心理问题。
幸亏他的领导发现及时,死活拉他去医院,可检查报告居然说他没病。可这没病的人怎么如此憔悴?还是人力资源的赵经理内行,给小谭联系了一位心理咨询师。
经过专家诊断,小谭是由于在遇到了一些心理障碍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而造成了心理压力过大。在谈话过程中,小谭始终无法摆脱自己管不好下属的心理困境。他不停地说自己尽力了,不想被淘汰,可又不知道如何是好。他这样的状况,虽然还算不上是忧郁症,但也差不离了。
为了帮助小谭渡过心理关,赵经理要求大家配合着对小谭进行心理调整。要求大家多与小谭沟通,多给予肯定,并对他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表示赞同。同时,赵经理让部门里几个年轻男士有意地接近他,约他一起游泳爬山,或是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不久,小谭的症状减轻了。
在心理咨询顾问的指导下,小谭开始重拾开朗。与此同时,赵经理多次与他沟通,告诉他做管理不同于做员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整个团队负责,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排序解决。同时,还要学会自我调整,遇到过不去的槛,要学会退一步,即使是再做回业务员,也没什么大不了,面子是靠实力展现的。
赵经理告诉小谭,遇到的压力不能只装在肚子里,要学会自我舒压。而舒压的方式有很多,直接对问题舒压,可以就单个问题向有经验的人沟通请教;整体舒压,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或是与人谈话的方式得以实现;实在无法缓解时,还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不用一定要等到产生了心理疾患才想到心理医生,防范于未然,最好通过专业咨询解决处于萌芽状态下的心理问题。
经过一番疏导与调整,小谭终于走出了忧郁的阴影,经过半年的磨合与锻炼之后,成长为合格的管理干部。现在,当他的下属遇到心理压力时,他会学着赵经理当年的样子,给别人舒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