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赣边界的小城宜春,宜春钽铌矿是一座有着近40年历史的国家大(Ⅱ)型企业。但在宜春,如果问当地人“宜春钽铌矿”,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但如果是说“414矿”,宜春人都不陌生,其实二者是一家。
宜春钽铌矿叫“414矿”是有原因的:1968年底,江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六一二队在宜春东南20公里处的银子岭一带发现一种重砂;1969年4月14日,公司化验室公布鉴定成果,这种重砂中蕴含铌、钽、矿石锂等物质,故此得名“414矿”,宜春人沿用至今。
如今,蜿蜒在银子岭山坳间的公路比往年更加繁忙,因为宜春钽铌矿正在扩能改建,而它的背后,是宜春人千亿“锂”想的起点。
千亿工程大提速
目前,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分为卤水提锂和矿石提锂,锂辉石和锂云母是矿石提锂的两种不同原料,而钽铌矿又是锂云母的原始材料。宜春地处井冈山脉,境内拥有世界最大锂矿山“宜春钽铌矿”,可开采氧化锂储量为110万吨,占全国的31%。
为了发展经济,有着先天锂资源优势的宜春,制定了打造 “亚洲锂都”的规划,即以“钽铌锂矿石-锂云母-碳酸锂-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的产业发展方向,将把锂电产业做成江西的第四个千亿产业。
宜春市对打造千亿锂电产业的重视,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上就有体现。
成立产业领导小组是时下各地政府彰显对相关产业重视的普遍做法,不过,宜春市政府为了加快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在今年4月,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锂电新能源局,即宜春锂电新能源局。
另外,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是宜春市政府为了发展新能源产业成立的决策组织。组长由市委书记谢亦森亲自挂帅。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则是其日常办事机构。
易长福是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部部长,虽年过花甲,但对时下流行的“低碳经济”、“新能源战略”等词汇非常稔熟,侃侃而谈中,他对记者称:“宜春打造千亿锂电并不激进,锂电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很大程度取决于资源的竞争......随着锂电汽车逐步走入市场,世界锂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将成几何数增长。”
在今年9月的江西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合作推进会上,宜春市政府向外界宣称,将在2015年实现锂电产业产值1000亿元,力争突破1200亿元。而千亿锂电原定的完成时间是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