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高端装备制造被列为“十二五”重点

2010-10-16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楚天 据了解,在国务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思路的引导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草拟的装备制造

      楚天 据了解,在国务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思路的引导下,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草拟的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完成,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被列为“重点发展任务”。

      何为高端装备制造

      何谓“高端装备制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总体来说,高端装备制造应该具备几个特性,比如高可靠性、高强度、高精密,国内难以生产。概括来说,就是专、精、特、新。海油工程、煤化工、电子集成电路、核电、风电、高端机床等都将成为高端装备制造突破的重点行业。

     高端装备制造之所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目的就是“替代进口”,能够让国产高尖端产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特征为:技术先进、基本成熟,国内已有相当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市场空间大,对装备制造业和国民经济能起到支撑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处于产业成长初期,成长潜力大;在能源、资源的供给体系方面有足够的保障。

     按照上述描述与特征要求,相关部门纷纷提出了若干领域亟待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比如在新能源发电设备方面,以高效节能、清洁环保、智能化为目标,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设备;在智能电网及其设备方面,主要加强特高压输配电和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发展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分布式电网设备、智能配电设备、智能用电设备及巨型储能设备。此外还包括高速铁路设备、海洋工程设备、物联网及其设备以及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设备。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要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着力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设,促进集约发展,积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加快推进工业强国建设。

     期待细则出台

      分析人士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目前只有框架性内容,还需要职能部门对其进一步细化。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正在编制某些行业的特种项目名录,其意图是对重点项目进行扶持,寻求突破。“此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有长期向好的趋势,但是究竟有多好,哪个公司能受益多少,目前还不能看得很清楚。”深圳南方汇金研究总监石运金分析说,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多为国有大型龙头企业,将来肯定会受到较多的政策扶持。

      东北证券分析师牛春宝也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范围很广,方向相对比较模糊,真正落实到哪些公司,现在还不好明确,必须等待细则出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栓昌曾表示,“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的一个战略是“调整转型、创新升级”,一个目标则是“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对此,国信证券研究员陈健认为,“由大变强”的标志之一是我国飞机制造行业的崛起与提升。国家未来将会大力扶持飞机生产企业,其初衷在于希望我国有更多实力企业能在成套装备技术、零部件上有更大突破,拉近与空客、波音、霍尼韦尔等公司的距离。比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客A380的起飞重量已达到560吨,但我国仍然无力制造起飞重量100吨以上的飞机。

      对于卫星产业,随着我国北斗二代组网的完成,预计2012年后国家将会推出更为具体的北斗卫星应用的扶持和鼓励政策,而且将会侧重地面设备的推广和卫星应用。

     海洋工程领域也是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运力、制造量过剩的双重影响下,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等都在海工业务上各有突破,而中国重工、中集集团、振华重工等公司也在大型海工设施及配件生产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今年7月,振华重工已经向国外企业交付了Fortuna号浅水起重铺管船,这也是我国企业首次向海外船东交付该类铺管船。一些中上规模的企业如上海佳豪、巨力索具等也同样在开拓海洋工程的部分业务。

      中国石油和石化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表示,“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已经基本草拟完毕,即将推出。中海油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个5年,我国将增加5000万吨海洋石油产量,2-3个深水油气田也将建成投产,海洋石油发展将会有更大的空间。

     不过,中银国际研究员许民乐认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可能会涵盖更多的企业,如从事数控机床、高速铁路等的公司也都应算在其中。

      国信证券研究员余爱斌指出,包括中国一重、二重重装、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沈阳机床、昆明机床等公司也存在新的政策机遇,“下一步,看政府还会推出什么样的细则,估计那时候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会有更加明确的定义。”

      杨栓昌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研究制定相关振兴政策,建立重大技术装备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筹制定装备制造业的相关政策,组织并监督实施国产化方案。与此同时,建立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奖励制度,对研制、使用国内自主创新平台首台(套)装备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研发奖励,鼓励保险公司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保险业务。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陈晶梅 )
下一篇:

“双铝”价差扩大,铝合金锭利润空间大幅下降

上一篇:

简析模具加工设备提高加工性能七大体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