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进入汽车社会,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2010-10-12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内汽车销售近12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9%。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内汽车销售近12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9%。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中国汽车销售将达到1700万辆。意味着中国新车销量将达到美国历史最高水平。(10月11日《武汉晚报》)

    中国几乎一夜之间进入汽车社会,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汽车化进程,中国几年便华丽完成。有人把2009年称为“中国汽车元年”,因为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300万辆,以迅疾的速度和庞大的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而今年,汽车业乘胜追击,全年产销量极可能到达荣耀巅峰。此后,汽车业发展或将摆脱陈旧的参照系,自己创造崭新的历史标杆。

    乐观情绪甚嚣尘上,汽车界的专家学者,毫不吝惜想象力。一个曾经的自行车国度,已被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度所取代。狂飙突进式的增长,令人欢喜亦令人忧。几近疯狂的增长率,让理性的观察者深感不安,“失控”成了他们描述中国汽车业时的核心关键词。但无论是否真的“失控”,面对汹涌澎湃的需求,中国汽车厂商丝毫找不到减产的理由,恰恰相反,如何进一步跑马圈地、扩大产能才是他们关切的问题。

    然而,汽车业发展终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牵扯众多社会问题。很难想象,一个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5%的国家,汽车业竟会成为支柱产业。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近日表示,“十一五”规划新增的1亿吨左右炼油能力,几乎全被新增汽车消耗。

    除了能源,土地和环境显然也难以幸免被汽车所绑架。道路拥堵、停车位稀缺,自不待言,大范围堵车司空见惯,车与路的矛盾呈不可调和之势;环境污染亦然,新能源汽车远水不解近渴,严厉的排放标准又没有实施的土壤。

    在能源、土地、环境这所谓“三大制约因素”之外,其实还有虽不那么引人瞩目却异常重要的汽车文化的发育不良。如人所见,城市里飙车、违章现象多如牛毛,反映出汽车文化薄如蝉翼。诸如有限使用、绿色低碳、敬畏生命、谨守秩序、可持续发展等汽车文化的精髓,尚需假以时日慢慢培养沉淀。只是一想起这个过程的漫长和艰巨,则不免令人心情低落。

    这些宏观微观问题都需要考量。试想,一旦达到能源、土地、环境所能承受的临界点,中国汽车产业何去何从,将会造成多大的产业浪费?加快产业整合,摆脱数量迷恋,加速培育核心技术,凡此种种,都需要政府高屋建瓴地思考和行动。

(责任编辑:萧剑荣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10月12日杭州模具钢市场价格行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