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机床行业如何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

2010-08-02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车行业机床消费的主体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用于汽车整车生产的四条线,即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线;其二是包
    车行业机床消费的主体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用于汽车整车生产的四条线,即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线;其二是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整车生产四条线中只有冲压线需要机床,且目前国产冲压线已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机床消费的重点在第二个层面,即占整车全部装备价值70%左右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有专家推算,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的需求比整车厂要大10倍以上。

  作为汽车核心的发动机,其加工设备是最重要的汽车装备之一。随着新车型加速进入市场,发动机生产线对柔性化的要求也越强,通常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能够满足生产三种机型的要求。而汽车轻量化使发动机缸体、缸盖材料由铸铁向铝合金转变,对机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要求。

  组成发动机的主要零件是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连杆等。加工这些零件的设备大多是高效、高性能、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和专用数控机床。其中缸体、缸盖加工柔性生产线大多由卧式加工中心组成;曲轴加工设备主要是车车拉机床、数控曲轴内铣或外铣床、数控曲轴磨床、曲轴抛光机等设备;凸轮轴加工设备主要是凸轮轴数控车床、凸轮轴磨床等;连杆加工大多为专用设备,如双端面磨床等。

  目前进口设备价值在我国汽车发动机生产中占有90%甚至95%的比重,发动机生产线使用的刀具,国产化率超不过10%。国产机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集成技术欠缺,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集成为柔性制造单元或流水生产线的技术;第二是国产机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特别在汽车这种大批量生产模式下,矛盾显得格外突出;第三是国内企业对用户的服务还停留在售后服务阶段,而汽车行业普遍要求提供整体工艺装备解决方案。这些差距和问题应该引起机床生产企业充分的重视。

  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的主体,有关分析认为其比例已经占到机床消费总量的40%。机床工业应紧紧抓住汽车产业今后10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瞄准当前汽车发展方向,针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小排量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热点项目,瞄准世界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发展前沿技术,大幅提升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与国内汽车工业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李英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激光淬火解决常规淬火缺陷问题的探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