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机床消费达198亿美元,超过世界机床市场消费份额的三分之一,占世界机床产值的35.7%,进口机床接近60亿美元。其中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柔性、绿色、全制造测量单元制造为主体的装备仍是我国模具行业技术升级的采购方向,模具加工中重负载、大程序量、方工作台结构设计以及所具备的检测和控制技术、对数控系统的高编程分辨率、高进度的伺服控制软硬件环境是保证精密模具制造的关键。超精密镜面铣床、纳米级车铣复合中心、超精密数控车床等也已用于模具制造。
在提及当前我国模具加工设备市场的情况时,武兵书介绍,日本、欧美的高档模具加工制造设备、测量设备占垄断地位,其原因固然是与他们的产品高质量密不可分,同时也与他们对中国模具市场的策略有关。他们对模具市场的需求是主动服务,他们与模具用户合作研制开发机床的模具专用功能,量体订制功能。韩国机床和台湾地区的机床在中档机型具有很好的性价比,因此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模具加工方面,由于部分模具所采用材料是超硬材料,因此模具制造对于刀具要求也很高,要求刀具可以切削HRC60以上的材料。武兵书表示,对于高精、高效、高可靠性的现代刀具,如硬质合金和陶瓷等超硬刀具材料可转位刀具的消费额约为12亿元,其中80%~85%依赖进口,模具制造使用的刀具进占90%以上。用于五面加工、复杂运动的高精度切削刀具仍以海外产品为模具行业主要采购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