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中铸协理事长贾成炳长在六届一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2010-05-14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各位理事:     根据章程规定,这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成功进行了换届选举,228位同志当

各位理事:

    根据章程规定,这次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成功进行了换届选举,228位同志当选为中铸协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刚刚召开的六届一次理事会,24位同志当选为理事会领导机构成员,这是行业的大事、盛事和幸事。新当选的理事会,特别是我和各位副理事长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托付。在行业和协会发展提高的关键时期,面对厚望和期待,深感担子重,责任大。我们决心不辱使命,紧紧依靠全体会员,在全行业关心、支持下,今后四年继往开来,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使协会在实现科学发展轨道上,迈上新台阶,跨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建设铸造强国的伟业中再创佳绩!

    下面,我就第六届理事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行业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及2010年重点工作

    第六届理事会未来四年正值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订和启动实施关键时期,又值《装备制造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深入贯彻实施重要阶段。行业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自主创新为中心,以节能减排降耗为抓手,推进铸造产业优化升级,又好又快发展,为铸造业由大变强奠定坚实基础。

    协会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办36号文件和工信部126号文精神,根据国资委和中机联部署和要求,坚持“深化改革,调优结构,精品服务,提高素养,打造品牌,创新图强”工作方针,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作用,实现社团评估5A级为目标,以自立、自主、自养、自强为原则,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强化精品服务意识,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全员素养,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公信力,打造品牌,在推进中国铸造业由大做强中实现协会的同步、科学、可持续发展。

2010年度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1、集全行业之力制订好《中国铸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国内外发展新环境,加快促进我国铸造产业由大变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去年底协会己部署下去,各分支机构和地方协会要组织有关企业广泛参与,摸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把握市场需求趋势,集行业智惠和力量研究编制好规划。这里我想在内容的把握上强调三点:

    (1)制定“十二五”规划应突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一主线。

    “十一五”期间我国铸造业步入全面、快速发展期。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成长,结构性矛盾也愈益显露: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装备和工艺落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国际知名品牌,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低端的形势短期内还难以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效益和难循环的粗放发展方式凸显产业基础依然脆弱。“十二五”时期,要按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将粗放发展模式转向节约、集约发展模式,加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力度,加快推进铸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制定“十二五”规划应突出节能、减排、降耗,推进清洁生产绿色铸造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到来,发展绿色铸造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铸造行业耗能占机械工业总耗能的25%~30%,每生产1吨铸件三废排放量约是发达国家的6倍。“十二五”时期铸造业必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逐步淘汰、改造落后设备和工艺,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铸件品质,走质量效益型和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3)制定“十二五”规划应突出技术进步、自主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产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铸造企业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重点关注、扶持注重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的综合百强、分行业排头兵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行业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专、特、精、新”优势的成长型企业,使他们迅速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依托这些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内生动力,扎实推进铸造业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

(责任编辑:陈英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中国铸造协会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及其领导集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