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地方保护主义:中国零部件行业头上的阴霾

2010-01-14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制约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有“重整车轻配件”的产业发展理念也有“先天不足、后天
     制约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有“重整车轻配件”的产业发展理念也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残酷现实。然而,地方保护主义始终是一个无法摆上台面的禁锢着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桎梏。
     制约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有“重整车轻配件”的产业发展理念,也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残酷现实。然而,地方保护主义始终是一个无法摆上台面的禁锢着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桎梏。
     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使得全球国家纷纷采取保护政策,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也新鲜出炉。规划中明确表示将大力推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的整合,然而井喷的车市和纠结的整合贯穿着整个2009年。整车行业整合之所以难,除了所谓企业文化的冲突与磨合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属地方保护主义。
     在中国的体制下,GDP数字引导着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地方政府会不遗余力的保护本地域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不被其他地域企业整合。即便同属安徽一省的奇瑞和江淮在大安汽的蓝图下依然互不相让,唯有山东在汽车零部件整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山东重工集团。
     此外,制约我国零部件行业整合的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汽车产业集群基地的分割。长期以来,以一汽、二汽、兵工、上汽、南汽等集团为代表的汽车产业集群基地布局我国大江南北,从点到面的支撑起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格局。时过境迁,如今的产业集群基地又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建设和汽配城等售后市场渠道建设方面再度集中,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整合。
     一个不难理解的现象就是,长春必定是中华轿车的天下,而北京注定是现代轿车的王国。在吉利汽车实现零部件采购全球化的同时,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想赢得长足的发展,地方保护主义的枷锁不除,行业整合便难以为继。我们在谴责海外市场贸易壁垒的同时,不妨反思下国内地方保护主义的顽疾。如此,则中国汽车工业幸甚,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幸甚!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天津滨海新区与北京亦庄博弈沃尔沃新工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