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月一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90%以上7000种商品实行零关税,涉及农产品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钢铁等多个行业。昨日,记者采访武汉企业获悉,钢铁、机电利好最大,但对其他行业并非都是利好。
武钢海外出口部介绍,东盟市场占武钢出口量的10%以上,东盟国家钢材生产成本较高,产能不足,为武钢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据悉,去年12月底,印尼TPT公司董事长访问武钢,希望借零关税东风,扩大从武钢的进口。
市商务局机电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处透露,去年,我市机电产品出口38亿多美元,其中东盟是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零关税政策势必为我市机电出口带来利好。
市贸促会国际联络部一直致力帮助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部分民企已从中获利。湖北毅力机械总经理张汉涛表示,东南亚的装备制造是“短腿”,目前东南亚一些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对设备有需求。
武汉塞德那压缩机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本月21日将有第一批马来西亚、越南客商来汉考察,准备订购3台压缩机组。获悉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的消息,该负责人称,考虑与马来西亚建立合资公司。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零关税”并不会带来太大震动。据东风股份负责东南亚市场的人士介绍,每年有二三千辆轻卡销往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但从今年开始,马来西亚提高准入门槛,进口汽车一律采用欧二排放标准,且必须做欧盟认证。该人士坦言,即便实行零关税,贸易壁垒也将是一道坎。
此外,记者获悉,汉正街服装商会正着手组团赴东盟考察,准备开拓南洋市场。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服装纺织业在东盟国家也占到一定份额,若我市服装纺织品利用零关税政策,低价进入东盟,恐有倾销风险而遭到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