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国外铝工业发展对国内铝工业的启示(一)

2009-11-20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自世界上首次发现铝土矿以来,铝工业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其间中国的铝工业也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优先发展铝”的方针指
自世界上首次发现铝土矿以来,铝工业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其间中国的铝工业也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优先发展铝”的方针指引下,中国铝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铝工业关注的焦点和亮点。在2001年,中国的原铝产能就达到了433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总产能的15.7%。在2003年,中国原铝产量541.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4.7%。但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铝工业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成本上涨和规避风险能力不足。若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制约到中国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从全球范围看,今天中国所面临的考验也正是有百年历史的国外铝业经营商在昨天遇到的问题。在此笔者对国外铝工业发展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以期对国内铝工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国内外铝工业的差异和差距
    1?生产成本不具优势
    虽然存在着廉价的人力资源,但是中国的氧化铝、电力成本偏高和原铝生产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导致原铝生产成本处于劣势。氧化铝价格和电力成本的影响在2003年尤其明显,以2001年到2003年中国进口氧化铝平均成本和中等水平电价计算,在2001年和2002年“加铝”和中国原铝平均成本不分仲伯。而到了2003年,由于进口氧化铝价格偏高和国内电力价格上涨,中国的原铝生产成本远远超出“加铝”。
    从中西方铝厂的生产成本结构对比可以发现,中国氧化铝和电力在原铝生产成本结构中的比例为77%,而国外只有63%。二者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促成了国内企业面临更大的氧化铝和电力价格风险。
    2003年中西方铝厂的生产成本结构对比(%)
    中国典型电解铝厂 西方典型电解铝厂
    氧化铝    45            41
    电力      32            22
    人工费用   2            11
    铝用阳极  10             1
    辅料       1             3
    其它      10             9
    
    (1)氧化铝制造成本偏高。
    中国氧化铝生产成本偏高主要是受到铝土矿先天性不足的影响。铝土矿分为两种:矿床埋藏较浅,易于开采的红土型铝土矿和矿床埋藏较深,开采难度较大的沉积型铝土矿。我国的铝土矿矿床以沉积型为主,山东、山西、河南和贵州的矿石主要属于这种类型,所以开采成本较高。另外,中国铝土矿储量的98%左右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属于低铝高硅低铁难溶导电率低的矿石,而国外的铝土矿多为铝硅比较高的三水硬铝石。用国内的铝土矿生产氧化铝难以采用国外常用的拜尔法生产技术,只能采用烧结法和混联法,造成能耗增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另外中国的风化壳型铝土矿共生和伴生多种矿产,更增加了氧化铝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因此,和世界上其他氧化铝生产大国比较,我国的氧化铝生产成本偏高,中国制造一吨的氧化铝需要170.8美元,而巴西只需要147美元,牙买加需154美元,铝土矿丰富的澳大利亚只需要104美元。
    2003年主要氧化铝出口国制造成本比较
    国家 产能(万吨/年) 成本(美元/吨)
    澳大利亚    1398        104
    中国        595*       170.8
    巴西        342         147
    印度        184         124
    牙买加      358         154    
    * 中铝公司2003年产能
    
    (2)电价上涨过快。
    制造1吨铝约需要10—15千瓦小时的电力,所以廉价的电力对铝生产成本非常重要。中国经过原铝冶炼技术的不断创新,吨铝耗电量和世界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2003年我国吨铝平均耗电量为15045度,据IAI数据显示,北美的吨铝耗电量为15224度。
    然而,我国的电价却高于国外,导致用电量的节约不足以弥补电价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整体用电成本不可避免的高于国外水平。由下图可知,通过和其它地区的比较,中国电力成本占到了总生产成本的32%,在全球范围内属于比较高的水平。
    (3)生产分散削弱规模优势。
    另外一个抬高原铝生产成本的因素是未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中国的原铝产量和产能位居全球首位,但是生产分散,单位企业产能水平远远低于国外水平,难以形成规模效应。2003年中国原铝厂平均产能为5.67万吨/年,而国外原铝平均产能为19.9万吨/年,全球原铝企业平均产能亦有11.6万吨/年。
    另外,中国铝行业的集中度也不够。2003年,以原铝产量排名的全球前9家企业的原铝产量在70万—350万吨之间,位于第9名的中铝的产量大约在72万吨。中国大部分原铝企业产能都在10万吨以下,截至2003年底,中国的原铝生产企业有147家,产能在10万吨以下的原铝生产企业即有117家。分散化的经验背离了全球铝工业的发展趋势,所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国铝工业的整体丧失规模经济性。
    2?规避价格风险能力不足
    (1)氧化铝购买方式造成成本风险。
    在原铝的生产成本中,氧化铝构成主要的风险因素,这跟中国的氧化铝购买量和购买方式不无关系。中国氧化铝的产量长期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都要大量进口来补充,2000年进口188万吨,2001年进口334万吨,2002年进口457万吨,占国内市场的比例分别为:30%、41%、45%。而在对氧化铝的现货购买方式上,多采用短期合同和分散购买。
    用现货方式大量进口氧化铝,造成了国内氧化铝市场价格随国际现货市场变化而变化的状况。由于国际现货市场氧化铝供给数量不大,极易受突发事件和市场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幅度很大,最低120美元/吨,最高超过400美元/吨。这使国内氧化铝市场价格产生巨大波动,中国原铝企业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2)利用期货市场不足形成价格风险。
    中国电解铝企业不但面临着氧化铝的风险,还承受着较高的原铝价格波动风险。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和发现价格的基本功能是原铝及其上下游行业正常运营所必不可少的工具。
    国外无论是铝的生产商还是用铝消费商都积极介入期货市场,原铝价格通常采用LME终端定价方式——LME交易所的报价加上港口升贴水确定价格,这种定价方式有利于锁定销售或购买价格,避免价格波动风险,稳定生产。中国铝期货市场刚刚建立的时候也有过投资热潮,但是1998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期货市场的投机力量有所削弱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国内铝生产企业利用期货规避价格风险的意愿淡薄。      
(责任编辑:李孔江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国外铝工业发展对国内铝工业的启示(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