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日上午,占地2000亩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在相城经济开发区渭塘产业园正式启动,“龙头大哥”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携手国内11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抢先入驻。
再过几年,相城渭塘将成为集汽车零部件检测、设计、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名闻海内外的“亚洲珠宝之都”又将成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之都。
恒达、万达、吴越、万隆、隆新等5家汽车内饰件生产企业拥有25项国家专利,承担着9项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每年为200万辆国产汽车配套仪表台和前后保险杠。
强势推进汽车内饰件全面国产化
渭塘是有名的“中国淡水珍珠之乡”、“亚洲珠宝之都”,也是国内汽车内饰件的重要产区。渭塘的汽车内饰件生产企业主要生产汽车仪表台、保险杠、门内饰件等六大件。以前,我国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提高汽车的整体水平,轿车、面包车、商务车等通常直接从国外进口零部件,部分企业采用进口模具在国内加工生产零件,虽然汽车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生产成本不断地增加,影响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近年来,这些企业依靠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为我国汽车内饰件的国产化作出了贡献,也揭开了汽车内饰件国产化新的一页。
从2000年起,万达汽车内饰件厂就在汽车内饰件国产化上展开了全面冲刺。购并苏州模具制造公司后,万达引进C3P软件和模具加工设备,使企业的模具加工技术跃上了国内领先地位。紧接着,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并联合其他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成立了汽车关键零部件工程技术中心。 2000年7月,万达生产的车用仪表台获得了2项实用外观专利,开发的车用仪表台大型注塑模具经跃进依维柯、一汽马自达等国内汽车制造商的使用与检测,质量、精度以及冲模次数可与国外模具媲美,个别性能还优于国外产品,从此拉开了汽车内饰件国产化的序幕。
万达成了国内汽车内饰件的顶尖企业,先后开发的“178家用轿车仪表台、前后保险杠”、“东风柳汽ZL6500新型商务车仪表台”、“海南马自达CA6430型商务车仪表台、前后保险杠”等项目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获得了15项国家专利,10只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
渭塘的汽车内饰件生产企业都形成了“生产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开发和自主创新模式。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恒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拥有4项国家专利、5只高新技术产品;吴越塑料制品七厂在与南京东南大学合作开发低压成型注塑模具生产汽车仪表板、门内护板项目的基础上,与日本东风株式会社合作开发搪塑汽车仪表台,成为国内汽车内饰件的优秀供应商。
区内31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先后承担10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2项江苏省火炬计划项目和2项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拥有和实施了专利89项。
31家企业抱团实施火炬计划
汽车零部件产业其实也是相城区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保险杠、门板饰件、扬声器、音响、仪表台、安全带、输油管、空气过滤器、电器开关、内外灯光、消声器、减震器、活塞环、点火锁……一辆汽车上上百种零部件在这里都有生产企业。
相城区现有苏州万达汽车内饰件厂、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等31家汽车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9家,江苏省外商投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2家,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1家,还有苏州市汽车关键零部件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苏州市汽车关键零部件、苏州市上声电声和苏州市华泰空气过滤器等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相关的省高新技术产品38只,先后承担了10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和22项江苏省火炬计划项目以及2项国家、省级星火计划项目,拥有和实施了89项专利,形成了以汽车饰件、扬声器、消声器、刹车带、空气过滤器、电器及轮胎等为主体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群和企业群,每年生产200万套汽车仪表台、200万套前后保险杠、2000万只扬声器、50万套消声器、100万余只汽车电器开关,为全球近千万辆汽车配套。
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中首家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生产的汽车扬声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5%,并远销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智利和日本,直接为福特等全球著名的整车商配套。这几年,汽车生产商对车用扬声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上追求高保真家庭影院效果,一辆汽车上安装的扬声器从传统的4只逐步发展到6只、8只,国外高档品牌车已经发展到了12只。上声公司积极应对,运用家庭影院技术开发汽车扬声器,生产的汽车扬声器受到了全球汽车商的青睐。
相城区在汽车主要零部件产业上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4年,苏州市作出决定,以相城区现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基础,申请建立国家火炬计划苏州相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在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同时,建立综合性汽车主要零部件技术研究中心,设立专题性的高新技术创业园,集成有效的科技资源,推进科技与经济对接,形成完善的汽车主要零部件产业链。
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2000亩,前期启动1000亩,是目前国内启动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将重点引导汽车电子电器、变速器及内饰件三大产业集聚发展。
2000亩平台托起国家级产业基地
与相城区联合开发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拥有100多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是中国知名汽车零部件集成服务商和国内零部件龙头企业。
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2000亩,前期启动1000亩,是目前国内启动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相城区政府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领导小组与指挥部,共同组建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实现紧密型合作,共同推进基地的规划、设计、开发、投资、建设及招商。
基地以产业链优势集聚为战略定位,以高起点规划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高标准、高投入、高效益管理为原则,结合自身的特点,今后重点将引导汽车电子电器、变速器及内饰件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资源雄厚,科研实力强大,业务领域宽泛,人才资源丰富,品牌信誉良好等综合优势,不断调整汽车零部件行业资源布局,推进行业整合进程。
在昨天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揭牌仪式上,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苏州分中心、苏州海拓科技有限公司、新金运国际有限公司、苏州中环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海格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桥云电子有限公司、四平市佳德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浙江天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万里扬集团有限公司等11只汽车零部件项目签约入驻。
这11只项目不仅给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带来了36亿元投资,也给相城乃至苏州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动力。这些项目涉及汽车安全气囊、车灯塑料件、车载吸尘器、汽车电线束、汽车仪器仪表、汽车紧固件、汽车镁铝合金材料、汽车刹车片等产品的生产和汽车自动变速箱的研发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代表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方向。
未来几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苏州)产业基地计划不断壮大现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高新关键汽车零部件产品,实现基地内产值超100亿元,打造成为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检测、设计、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国家级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