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汽车零部件出口形势面临新挑战(图)

2009-11-13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就了新的国际格局:支撑中国经济30多年快速增长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就了新的国际格局:支撑中国经济30多年快速增长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经济权重此消彼长,国际经济合作和保护主义呈现新态势;国际金融体系变革成为不容回避的话题……对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都意味着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慎观零部件出口环境
     长期看,经济危机可能会深刻改变部分欧美国家的消费习惯和固有模式。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伴随西方经济企稳回暖,中国出口环境今后会有所好转,因此,中国零部件企业当前应努力改善零部件产品结构和质量,以更好地利用下一轮经济扩张周期。近年来,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1-2007年年均增长近50%。但是,2008年,因为金融危机,我国汽车共出口68.0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长11.1%,增速回落67.85个百分点。2009年汽车零部件各类产品也都呈现不同程度的环比增长。事实上,经过危机洗礼,中国零部件出口在一些经济体的市场份额不降反升。印度、非洲等面向新兴市场的出口仍然呈现良好态势。
     可以预见,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仍具有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分析人士指出,危机过后,中国外贸企业应抓住机遇,适时走出去,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和定价权,为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准备。 
     12日由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巩固整车中低端市场,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方向上作几个重要转变: 
     拓展汽车零部件国外配套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端市场,稳步进入发达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
     着力培育我国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术的跨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集团;
     大力推动零部件出口从以机械类为主向机电类、电子类产品为主转变;
     零部件出口市场要由以售后和维修市场为主向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配套链(ODM,即定牌设计生产/OEM,即定牌生产)市场转变;
     加快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根据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出口基地发展状况,研究提出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的长远规划。力争将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规范出口秩序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示范基地,世界汽车产业转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承接载体。鼓励出口基地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支持基地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发展。
     董建平强调说:“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曾经一度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最核心的部分。但是这种核心优势正在慢慢消失。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面临新的挑战。”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汽车零部件出口形势面临新挑战(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