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全球各经济体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中国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首要针对目标,双方的贸易纠纷层出不穷,这也直接影响到相关行业公司在A股的表现,据 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化工行业、纺织服装、机电行业以及钢铁行业预计将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
贸易战升级
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而随后一天,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近来类似的消息充斥媒体空间: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长达3年的反倾销税征收或将延长。近日有消息称,欧盟委员会可能提议将针对中国鞋类反倾销税的征税期再延长15个月,欧盟成员国将在近期对该项提议进行投票。
G20达成的"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共识言犹在耳,新一轮的"反倾销"又蜂拥而至。特别是9月以来,美国、欧盟等轮番制造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的服装、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等领域的产品连连发难。据商务部统计,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上半年有15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发起了60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83亿美元。不仅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印度、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经济体对中国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高,涉及产品越来越多,涉案金额也越来越高。
四大行业将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
根据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化工行业、纺织服装、机电行业以及钢铁行业预计将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
一、化工行业化工行业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一直以来是全球反倾销的重点。自80 年代以来,我国化工行业遭遇反倾销量居高不下。从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看,反倾销重点正逐渐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扩展。按照统计,以往我国化工行业涉案产品有薄膜、味精、双氯芬酸钠、过氧笨甲酰、纯碱等产品,附加值低,近期工程用轮胎等高附加值产品日渐成为反倾销重点。2009 年9 月26 日,美国开始对原产于我国的用于机动车辆(包括旅行车、运动多功能汽车、小型面包车、货车或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轻型卡车)的新的充气橡胶轮胎连续3 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关税。
二、纺织服装纺织服装作为中国具备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优势。自2000 年以来,纺织服装出口总值占中国总出口的第二位,对欧盟、美国等地区出口的不断增加。未来纺织服装仍将是发达国家发倾销的重点行业。
此外,部分发展中国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大量的国外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逐渐追赶上来。一方面,中国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属于双边竞争性产品,面临的贸易摩擦必然增加;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上的竞争。
三、机电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机电行业取代纺织服装成为第一大出口行业。按照海关总署的统计,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的比重超过50%.
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以加工贸易(约为70%)和外资企业为主体,2008 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以及进出口总规模均已位居全球第二。如此巨大的贸易额,必然会带来贸易摩擦的加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也逐渐由电视机、空调、自行车、轴承和电池等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四、钢铁行业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与经济景气度密切相关,中国钢材出口增速与全球GDP 增速变化趋势同步。预计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对钢铁的需求将得到不断释放,中国钢材出口将出现大增,由此必然引致大面积的钢材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