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纽约时报:从广交会看中国出口复苏

2009-10-30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纽约时报》报道,世界最大的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大批买主,显示了中国依靠廉价的货
    《纽约时报》报道,世界最大的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大批买主,显示了中国依靠廉价的货币和劳动力在今秋实现了出口复苏的现象。 
    在面积相当于纽约帝国大厦5倍的交易大厅里,各国的批发商们忙着拿宣传册子、交换名片。这种景象终于让中国的出口商们相信,冷缩的贸易市场开始反弹了。
    复苏最明显的迹象是,过去两个月里,中国运往西方的集装箱货运价格上涨了近50%,出口商们还要在突然拥挤起来的码头争夺空间。中国的厂商不得不雇用临时工来应付突然增加的订单,这些订单大部分来自新兴市场,但也有一些来自欧洲,甚至是经济受影响最大的美国。
    出口商们今后几个月的订单上都显示出差不多的情况: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复苏最快,而随着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的下跌,对欧洲的出口也开始反弹,但美国的购买力仍相对较弱。
    河北一家钢结构公司的销售经理张琳达说:“我们对澳大利亚的出口量很大。”
    芬兰一家照明和取暖设备批发公司的董事长基莫·塔尔科宁说,他与中国供应商都是用美元签的合同,因为美元对欧元的汇率看来将继续下跌,这样他的实际购买价格会更便宜。
    展会上的一些中国出口商说,在欧元升值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向欧洲顾客提价,因为中国公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一些中国公司为了增强竞争力甚至开始降价,因为最近的经济萧条也使工人的工资降低了。中国大多数地方还没有重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现在工人很容易找———中国的劳动力太多了,”浙江余姚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陈海伦说。
    运费只是成本的一小部分,但是这部分费用在去年冬天下跌后现在已开始反弹。
    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有限公司的分析师尼尔·德克尔说,一个12米长的集装箱从中国到鹿特丹的全部运费已从今年初的1475美元上涨到了上个月的2500美元。而同样的集装箱从中国运往洛杉矶的话,费用也从今年初的900美元上涨到了1450美元至1475美元。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2025杭州国际安防产品展会(杭州安博会)团队走进石家庄宣传

上一篇:

东莞横沥镇将建设模具专业技术创新平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