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中国国际五金展新闻发布会日前上海召开

2009-09-25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中国国际五金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第二大国际五金展,CIHS已成为中国广大
      中国国际五金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第二大国际五金展,CIHS已成为中国广大五金企业拓展国内国际贸易渠道、推广品牌形象、了解行业市场信息的主渠道。此次展会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和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共同主办,北京时瑞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09年展会规模103,500平方米,展品涵盖工具五金、建筑五金与DIY家装、锁具与安防产品以及厨房卫浴产品领域。展会将密切关注市场,担负起行业首要贸易平台重要责任,进一步提升展品整体水平、均衡展览范围、提升观众质量与数量,将CIHS打造成国际五金行业的品牌展会。
  09中国国际五金展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2009年9月8日,09中国国际五金展暨中国国际橱柜、厨房卫浴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代会长陈刚、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Mr.MathiasKuepper、北京时瑞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禄、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本次会议由上海工商联五金商会执行会长吕如顺主持。
  会中,全国工商联五金机电协会代会长陈刚就展会相关情况、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就五金展厨卫展发展历程、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Mr.MathiasKuepper就国际展馆招展招商情况、北京时瑞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学禄就“09年中国国际五金展”情况、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就五金展厨卫展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发言和阐述 。
  中国国际五金展的创立和发展,顺应了全球制造中心向亚洲转移的人趋势,契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大力促进了中国五金产品外销与内贸,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得到了中国五金业界广大制造商、经销商、采购商、各地商会组织,以及国际五金联合会(IHA)及其成员国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届时展会将呈现5大优势:
  一、控制规模,提高展会内涵。为使展会真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了解行业动态的“晴雨表、风向标”,使其真正成为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据了解,今年主办方在保持去年展会规模(10万平方米)的同时,着力在增加展会内涵和服务功能方面再度创新。届时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将给我们以期待。
  二、坚持外贸、内贸“两条腿”走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开拓国内市场,引导和帮助中国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展会的“主攻方向”。今年主办方将在长沙、成都、石家庄、济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举办展会推介会,与国内22个大型五金建材市场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并补贴企业在展会现场举办全国性的经销商会议等。同时,海外买家组织工作毫不放松,在巩固欧美优势客户的基础上,重点邀请亚洲、中东、拉丁美洲与非洲地区买家,目前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组织及25个跨国采购集团确定将与会参观、采购。截至6月底,海外买家的注册登记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
  三、力推创新产品和创新型企业。据主办方介绍,今年将鼓励展商推出创新产品和技术,首次在展会现场设置“新品展示与推介区”,引导中小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成立专家组。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为核心,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所有参展产品中评选出“2009创新五金产品”和优秀企业,并向全行业公示,激励企业提高创新意识,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分区更专业、合理。据了解,中国国际五金展一直在展品专业化分区上“精耕细作”。本届展会将在原有国际、工具、建筑五金、锁具与安防、厨卫与配件五大展区基础上。进一步细分.首次新增加紧固件、电动工具与小型机械、磨具磨料,园林园艺、户外产品与DIY四个专区,以方便买卖双方的交易与交流,构建一个商务洽谈的“快速通道”。
  五、链接行业上下游。中国国际五金展不仅是中国五金贸易的重要平台,更是一个“交易、交流、交友”的平台。据了解,今年展会将更广泛地覆盖中国五金制造、流通,以及信息、金融、认证、物流等服务领域,邀请更多上下游行业企业,如机械与装备制造、建筑与装修工程等企业参观采购:主办方还将策划多场海外营销渠道拓展、技术创新等相关主题论坛,以促进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帮助展商建立稳定的营销网络与合作关系。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长盈精密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69.34亿元

上一篇:

2009温州机床展:世界一流品牌联手邀请您参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