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空调向节能型发展,对铜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内螺纹铜管向着直径小、薄壁、瘦高齿、热交换速度快的节能方向发展。市场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企业原来以生产光管为主,内螺纹铜管只占总产量的30%左右。今年,我们新上两台铸扎机,并对原有的4台铸扎机、2台退火炉、7台盘拉机进行技术改造,将间断铸造改为连续铸造。改造完成后,内螺纹铜管占到80%,成品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节能在30%以上。”在临清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谈到内螺纹铜管技术改造项目,常务副总经理蔡荣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投资1.78亿元的两万吨内螺纹铜管技术改造项目,是奥博特调整市场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的一个“大手笔”。该项目自今年4月份启动以来,进展顺利,至今已全部完成了对生产设备的改造升级,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铜价飞涨、许多制冷铜管企业举步维艰的时候,奥博特却逆势而上,实现了产销两旺。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蔡荣光在接受采访时说:“金融危机的确让很多企业步履维艰,而如何应对,尽快走出危机的阴影,我们的策略是:紧跟市场,调整结构,技术创新。今年新上的高效节能内螺纹铜管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就是最好的说明!”在内螺纹铜管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车间机声隆隆,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改造升级的生产设备,一盘盘粗大的铜管经过水平连铸、铣面、轧制拉拔、在线退火、成型等工序后,变成了细细的高精度内螺纹铜管。
同行的临清市发改局副局长李伟对企业很是了解,他从检验员那里拿过来两截一寸大小的铜管,“这内壁光滑的叫光管,这是内螺纹铜管,内螺纹铜管和光管相比,节材30%,节能35%,而且内螺纹铜管,价格要增加40%。”公司铜管厂马云才厂长又接过了话茬:“确实如此,增加在线退火技术之后,不仅产品合格率提高了,而且节省了20%的人力。”
“在企业,技术就是财富!我们聘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南大学的专家教授担任技术中心顾问,加快研发高端技术产品。今年初,他们组织140多名科技人员集中攻关5个月,相继推出直径5毫米、6毫米、7毫米等多个内螺纹铜管新产品,成为海尔、格力等国内10余家知名企业的首选,仅7月份,出口铜管4901吨,同比增长6%。”常务副总经理蔡荣光自豪地说。
两万吨内螺纹铜管改造项目完成后,新增销售收入6.4亿元,利税1.15亿元,铜管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到整个行业的十分之一……以技术引领市场,以技术占领市场,作为我省最大的铜加工企业,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再一次实现了自身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