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中国铝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和简析

2009-06-10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2008年对于全球经济特别是有色金属的价格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升
       2008年对于全球经济特别是有色金属的价格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从而引发了一场百年难遇的经济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而实体经济受到影响造成的消费能力大幅下降,以铜为首的基本金属暴跌,金属牛市迅速转为熊市。
      在2008年的年末,易贸金属对于中国的电解供应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其结果如表l。
    
    
       基于当时我们对于市场的判断,我们做出了以下的判断:(1)2009年中国电解铝市场将全年小幅过剩,但过剩量将随时间递减。2009年的电解产量约为1260万吨,同比将下降8.4%;消费量同比下降5%~10%。(2)受制于国内产能的严
重过剩,中国电解铝的市场价格将围绕电解铝成本线附近震荡,上半年震荡区间为10000~14000元/吨。
    转眼间,2009年的一季度已经过去,当我们回首却发现了较大的不同。首先,电解铝价格稳步反弹。沪主力合约在2008年12月触及10125元/吨的历史地位后,逐步站稳10000、11000、12000整数关口,震荡区间不断上移,一季度末突破13000元/吨一线,而现货价格已经高于14000元/吨。其次,电解铝现货库存骤减。易贸金属从2007年开始对于中国主要交易市场的铝锭现货库存进行统计,目前统计范围涉及上海、无锡、杭州、南海四地的铝锭现货库存总量(包括所有可交割和不可交割的品牌)。而根据易贸金属的统计,春节后国内的铝锭库存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减少,已经从1月底的历史高位45.7万吨下降至4月初的仅23.5万吨,短短两个月内下降了超过20万吨,同样也是从未发生过的。第三,内外盘比价严重失衡,中国开始大量进口铝锭。由于国内价格飙升而外盘疲软,内外盘比价失衡,现货内外盘比值铝锭的进口盈余不断加大,中国开始大量进口铝锭。第四,电解铝企业产能释放积极。电解铝价格反弹并持续高位,国内各地电解铝企业(主要以河南、四川为主)纷纷出现关停产能重启及新产能释放的现象,预计此轮新开产能约120万吨/年。
    可以说,现在的市场变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年初所能预料到的,那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国内整体的市场供需情况呢?易贸金属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1.收储电解铝。
     表2较为清晰的为大家罗列了国内目前针对电解铝的收储计划,其中不难看出,目前国内的收储计划主要分实物储备和质押贷款两种。

      出于物资战略储备和缓解国内电解铝企业生存空间的考虑,国家储备局已经进行了两次合计59万吨的电解铝收储,我们也看到了其作用。一个月20~30万吨的电解铝收储量已经达到了国内当月月产量的约30%,切实有效的缓解了国内电解铝过剩的局面,而国内电解铝价格的企稳反弹的关键,就在于国内电解铝供应状况从过剩转化为紧张。而我们相信,如果电解铝价格再次出现大幅下跌,接近国储局认定的收储价格,进行第三次收储的可能性非常大。
    国储局的收储计划在宣布前已在市场中传言已久,但是最先宣布电解铝储备的却是云南省,在这之后广西、河南相继出台了类似的储备计划,而在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商业储备计划与国储局收储计划的不同。简而言之,国储收储就是用国家财政从企业手中买下电解铝实物作为物资战略储备;而商业储备是以政府出面担保并用财政补贴部分利息及仓储费用,企业向商业银行进行质押贷款的行为。因此,进行商业储备的铝锭并不能完全认为是库存的消化,而是作为一种动态库存存在。当电解铝价格较高时,其将流入流通市场,而当电解铝价格大跌或者维持低位时,此部分库存将暂时性的封存,以缓解国内供应的过剩。目前,由于价的强势企业参与商业储备的积极性并不大,但我们相信一旦电解铝价格出现大幅回落,商业储备对于支撑电解铝价格将起到强有力的作用。另外,商业储备的出现也为电解铝产能的释放提供了保障,除去河南省对于仅重启企业可参与商业储备的规定不看,广西、河南两省的收储行动已经解决了企业重启后可能出现的运行和资金链的问题,而当该地区电解铝企业有效控制电力成本后,产能的重启可谓板上钉钉。而目前河南省出现的大量产能的重启和释放,也得益于商业储备的支持。
 2.终端消费的逐步复苏。
    我们选取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30余家相关企业作为调研样本,对其月度产量、开工率进行跟踪调研,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春节后,国内的加工行业正在不断地复苏中,虽然尚未达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但是相对于2008年底已经是有了明显的恢复。根据易贸金属的最新调研,3月国内铝板带企业的开工率有了较大的增幅,预计整体开工率已经接近70%。虽然内外盘比值的失衡造成2月铝板带出口量仅为1.2万吨(1月为3.29万吨),且预计3月仍将继续下滑。但是国内消费的强劲表现已经弥补了出口的损失,相对来说,铝型材消费复苏迹象较弱。我们认为,市场之前对于消费复苏的预期略显悲观,当前国内消费的强劲是市场未预料的。也正因为预料外的消费复苏造成激化了国内电解铝供应紧张的程度,并且逐渐推高了国内电解铝的价格。
3.铝锭进口量前期低于市场预期。
    2009年1月底开始,中国出现了难得的内外盘比值倒挂,并且吸引了大量国内的电解铝消费商通过各种途径采购相对廉价的进口铝锭,一度出现疯抢的现象。而当月到港的进口铝锭到岸升水在4月初也已经被推高至170~180美元/吨。同时,市场对于中国铝锭进口量的大胆猜测也纷纷在市场上广泛流传,关于进口铝锭冲击国内市场缓解国内供应紧张格局的论调也是不绝于耳,但是,截至截稿时,市场上并未出现铝锭大量进口冲击市场的现象。海关数据显示,2月中国电解铝进口量仅为1.27万吨,同比仍为-0.5%,环比也有25.7%的减少。根据易贸金属的了解,铝锭进口周期造成的到货滞后、进口货物船期的紧张以及海关逐渐加大抽检力度都是造成进口铝锭量低于市场预期的原因。而进入4月份后,预计铝锭进口量可能出现井喷的现象,其对于市场的冲击作用将逐渐显现。
    以上三点加上市场对于铝锭现货紧张现象的炒作和国际市场基本金属整体的走强造就了一季度强势反弹的铝价,而这样的强势能够持续多久呢?
   首先,我们认为,随着电解铝行业近几年的大起大落,多数铝冶炼企业已经意识产能过剩对于中国行业发展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其产能的增加已经表现出谨慎的一面。根据易贸金属的统计,截至2月底,河南地区关停以及建成未启动的闲置总产能在250万吨/年,而目前已经准备开启的涉及产能接近200万吨/年。但是由于多数企业采取逐步投产的方式,随着国内铝价未来的逐步回落,当地最终开启的产能约为80万吨/年,全国此轮新增产能合计约120万吨/年,最终中国电解铝月产量约在110万吨。而随着国内消费的逐渐起色(虽然目前并未达到同期水平,但我们不可过分悲观),市场供需结构趋于平衡。进口铝锭的大量冲击可能发生在4、5月间,其时间节点与新产能释放产量的时间相近,国内可能出现短时间的供应过剩状态,因此我们并不看好二季度电解铝价格,当季大幅回调的压力较大,不过正如我们上文中对于收储事件的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第三次国储收储和各省现行的商业储备计划都将缓解进口、新增产量造成的供应过剩,铝价较难出现去年年底的大幅下跌行情,二季度将维持11000~14000元/吨的区间震荡格局。
(责任编辑:华侨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牧野推出大型模具用6轴加工中心MCC2013VG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