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9128667687

沿海汽摩企业密集迁至重庆

2009-06-03来源:压铸网
核心摘要:       近日,从市工商联传出消息,全国摩托车行业老大———广东大长江集团将入驻重庆,在江津双
  
    近日,从市工商联传出消息,全国摩托车行业老大———广东大长江集团将入驻重庆,在江津双福工业园区建厂;而在上周末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渝洽会上,8家来自京沪浙的客商抱团落户重庆,拟投资11亿元生产汽摩零配件。 
    值得一提的是,促成后一桩“姻缘”的“红娘”,也是来自东部沿海———温州成功集团。去年,该集团进军重庆,在合川启动了投资超过100亿元的“成功汽摩配件工业园”。 
    “想来重庆投资建厂的远不止这些。”市政府汽车工业办高级工程师谭晶宇最近特别忙,他接待的考察厂商一拨接一拨。 
    密集西迁 
    “在合川投资建汽摩配件基地,就是要为温州汽摩配件企业的产业转移提供目的地。”温州成功集团总经理张伟说。 
    市外经贸委透露,仅渝洽会期间,由成功集团牵头到渝考察的汽摩配件企业有30多家。“这是近来东部沿海地区的汽摩企业集体转战重庆的一个缩影。”谭晶宇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广东大长江集团的西迁之举。去年重庆31家摩企摩托生产量突破1100万辆,占有全国38%份额,而大长江集团1家产量就近300万辆。 
    谭晶宇透露,大长江集团已与江津区签订协议,将于近期在江津双福新区建生产基地。来自江津区招商局的消息称,该生产基地规划面积达500亩,投资金额将在10亿元以上。 
    在此之前,江津区已分别与中国瑞标集团、宁波华翔集团等企业,就沿海汽摩配件项目入驻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其中,仅中国瑞标集团就将联合58家企业,投资54.5亿元,在珞璜工业园打造一个温州汽摩配件产业园,作为承接汽摩产业转移的基地。 
    为何选重庆 
    为什么会如此迫切进入重庆? 
    “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市场。”浙江路杰机械公司董事长于逊刚说,公司此前95%以上的产品出口美国。金融危机来袭,出口订单锐减;而处于内陆,又受危机波及较小的汽摩工业重镇重庆,自然成了产业转移的首选。 
    永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至展认为,重庆现有五大品牌摩托、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长安汽车更在行业内举足轻重。 
    此外,重庆的成本优势也是沿海企业看重的另一个原因。 
    如在浙江温州,一般乡镇的工业用地价格在100万元/亩以上,温州附近的土地价格更是高达1000万元/亩以上。而据企业界人士透露,在重庆,乡镇的工业用土地价格,一般仅为10万元/亩左右。区县城区附近的土地虽然要高些,但也不及温州乡镇工业用地价格的一半。 
    谭晶宇称,就人力成本而言,沿海也大大高于重庆。同时,重庆的工业用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近年来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且供应充足。 
    此外,沿海企业看重的,还包括重庆市政府发展壮大汽摩产业的决心和营造的良好氛围。 
  如何接招 
    汽摩原本是重庆传统优势产业,随着沿海企业的密集迁入,是否会对本土企业造成冲击? 
    “我们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狼来了。”重庆秋田齿轮公司董事长付中秋认为,沿海企业集体进入重庆汽摩市场,无疑将加剧竞争,某些中小型汽摩配件生产企业,在这场竞争中也可能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整体上看是“利大于弊”。 
    在谭晶宇看来,国务院将重庆定位为中国的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这让重庆发展汽摩产业有了更大的空间,“我们不应该拒绝,而应积极欢迎他们入驻。” 
    他说,重庆在部分汽摩配件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比较突出,沿海企业可将其管理优势与此相结合,从而实现重庆的产业升级,“同时,部分沿海地区企业掌握的一些关键零部件技术优势,对重庆产业链上的缺环是有益的补充。” 
    “一旦进入重庆,就是我们的企业。”市经信委副主任吴光称,按照规划,重庆今后仍将大力发展汽摩产业。 
    目前,我市有150万辆汽车、150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能力。按照发展规划,预计至2012年,重庆汽车工业总值将达到3600亿元,形成生产250万辆汽车、2000万辆摩托车的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黎翠婷 )
下一篇:

嘉宾云集:第三届(2025)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成型创新应用大会

上一篇:

北美汽车行业牵动模具行业的神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114@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