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铝板带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粗糙度是衡量铝板带产品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
随着铝板带加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粗糙度是衡量铝板带产品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较小的粗糙度有利于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且能有效减少退火时层间摩擦造成的表面粘伤[1]。为此我对2800mm乳液润滑冷轧机轧制的产品表面粗糙度进行研究,查找生产过程中生产条件对轧制表面产生的影响,合理控制各项参数,从而获得最佳的产品质量。1试验条件及方法
1.1试验设备
RT-200粗糙度测量仪、SURTRONIC25粗糙度测量仪、2800mm乳液润滑冷轧机。
1.2试验用料
“1+1”热轧供毛料、“1+4”热连轧供毛料、1400mm全油润滑冷轧供毛料、铸轧供毛料。
1.3试验过程
通过对不同供坯方式的毛料在2800mm冷轧机轧制的冷轧铝板取样,经丙酮溶液清洗后用两种粗糙度仪同时测量粗糙度,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滤出受干扰的异常数据并通过相应分析,找出规律。
2轧辊粗糙度对冷轧表面的影响
2.1轧辊粗糙度的变化机理
生产过程中随着辊面与板带材表面接触,其工作区域产生两种变化:一种是表面粘铝层形成;另一种就是工作表面与板材表面的互相磨擦。这两种现象都造成对辊表面的“变相抛光”,也就是说,轧辊表面粗糙度会不断降低即衰竭,但其衰竭不是无限的。随着粘铝层达到一定饱和厚度,研磨掉的铝粉与新粘的达到平衡,其粗糙度也趋于稳定[2]。
通过对2800mm热粗轧机、2800mm热精轧机、2800mm乳液冷轧机、1400mm全油冷轧机辊面粗糙度测量的结果表明这个粗糙度值与润滑剂、轧制速度、轧辊原始粗糙度等有关,并且与实测的数据相吻合。

图1不同轧辊粗糙度衰竭图
由图1可以看出,65卷生产周期后,原始粗糙度分别为1.2μm、1.0μm、0.65μm、0.52μm的热粗轧辊、热精轧辊、乳液润滑冷轧辊、全油润滑冷轧辊粗糙度值分别稳定为0.8μm、0.72μm、
0.43μm、0.338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