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6月12日起,被国人一致看好的中国股市突然大变脸,在国内外做空力量的恶意做空下,中国股票经历20天暗无天日的浩劫,从5178点新高路急挫,根本没有作出一点血性的抵抗,一泻千里,溃不成军,让人目瞪口呆,最低居然跌到3300多点,频现2000股跌停惨象。指数短期跌幅高达不可思议的60%,平均每天要跌4%以上。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日子也不好过,频遭抛售,股价纷纷重挫。仿效1998年香港股市保卫战,在国家的积极干预下,中国股市于7月8日开始趋稳,频现指数冲击涨停、1300股涨停奇观。在一旁偷乐的美国人,高兴了没几天,就开始为自己的股市大跌犯愁了。美国对中国内地的唱空与讥笑,其实不过是50步笑100步,美国股市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其实早己动摇,上市公司在15年内减少了一半。
据美国CNNMoney撰文称,虽然美国股市的总市值仍然在不断缓慢增长,但上市公司的数量却在快速减少,这表明美国的创业环境正在恶化,极可能对就业和经济活力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根据Wilshire 5000 Total Market Index,在马克·麦圭尔(Mark McGwire)1998年夏天创造本垒打记录时,美国上市公司股票数量达到7,562家的最高峰。现在呢?只剩下3,812家了。出了什么问题?简单来说,退市的企业多于上市的企业。
受此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华尔街的银行家。不仅投资者的选择在减少,就连美国的就业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我们正在收缩股票市场。除非能想办法成立更多创业公司,吸引更多IPO,否则创造就业的速度将会继续慢于应有的速度。”纳斯达克前副董事长大卫·维尔德(David Weild)在国会就资本市场问题作证时说。
这种情况如何发生的?必须指出的是,股市的总体价值(即市值)已经较1990年代大幅增加。然而,股票数量却在1998年7月达到顶峰,当时的企业都趁着互联网繁荣时期争相上市。“那是一段神奇的时期,如果你能创办一家公司,并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com,就能一夜暴富。”鲍勃·韦德(Bob Waid)说,他担任总经理的Wilshire Analytics公司负责制定Wilshire 5000指数。
很显然,他们错了。破产成为很多企业退市的原因之一。
威尔夏5000(Wilshire 5000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的股票数量在过去二十年中已出现崩溃式下降。
IPO速度比不上并购速度:还有一种退市的渠道就是并购,一家企业被另一家企业收购后会导致其股票停止交易。并购市场越来越繁荣: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的的美国并购交易达到创纪录的1.1万亿美元。在完美的情况下,IPO数量可以弥补退市的企业数量。然而,IPO市场并未恢复到.com时期的水平。
DeaLogic的数据显示,1996年有多达848家公司上市,融资总额为786亿美元。2014年,IPO市场完成了950亿美元交易,但只有292家公司上市(其中马云的阿里巴巴就占了250亿以上)。
IPO减少的一种解释是其他资本来源的出现,包括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公司。Uber和Airbnb等创业公司可以通过pre-IPO市场获得巨额资金,有人担心这其中存在泡沫。还有一些创业公司可能因为担心监管而不愿上市。成本高昂的信息披露程序,以及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都大幅降低了IPO的吸引力。
创业世界也在萎缩:另外一个解释则是美国的创业公司同样在减少。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显示,创业公司1978年占到美国企业总数的15%,2011年仅为8%。
“我们的创业公司数量大幅萎缩,而那里恰恰是就业增长的来源。”维尔德表示。他抱怨称,1990年末的重大市场调整令小市值股票(例如创业公司)相对于IBM和微软这样的大市值股票处于弱势地位。例如,纳斯达克决定成为一家追逐利润的公司,因而改变了它的目标。维尔德表示,该交易所已经不再支持小型投资银行生态系统,而正是这套系统支持了之前的小市值股票。与之类似,1998年出台的替代交易系统监管制度在美国广泛引入了电子市场,大幅提升了普通投资者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然而,维尔德认为这也减少了小型投资银行的利润,其中很多都已经关门大吉。
风险交易所:解决方案何在?维尔德和其他人正在推动美国国会成立所谓的“风险交易所”,以此迎合年轻企业。从理论上讲,这些交易所将为创业公司提供当前的市场结构所无法提供的资本来源,从而对经济形成刺激。
“美国的市场结构其实是在破坏我们的未来。如果破坏了创办小企业的能力,创办大公司的能力也将受到抑制。”维尔德说。看来,美国也是在50步笑100步,他们也不得不为股市大伤脑筋了。“美国股市的泡沫已经非常之大,风险不可控,随时可能爆裂、幻灭......要上遇上2008年次贷危机,将会引发不可想象的大灾难!”美国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