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寒冬”机械行业需抱团取暖
抵御“寒冬”机械行业需抱团取暖
2013-03-18 16:13  点击:34
[摘要]   由于受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外贸产品减少、“三大厂”外扩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升、能源成本增加、原材料成本上

 

  由于受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外贸产品减少、“三大厂”外扩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升、能源成本增加、原材料成本上涨、融资成本增加、产品价格和利润大幅下降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机械行业形势呈明显下滑趋势,部分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尤其是2012年,一场机械制造行业的“寒流”席卷而来,成为德阳民营机械制造业面临的一道难关。2013年,德阳机械行业现状如何、形势是否乐观、何时能走出“寒冬”?3月15日,记者从德阳市机械制造同业商会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机械制造企业1300多家,其中生产企业盈利的不到10%。

 

  行业呈现“一三四二”格局

 

  德阳做为全国重装产业基地,除东汽、东电、二重、东锅等龙头企业外,还有1000多家民营中小型企业,产品覆盖冶金、电站、石化、交通、矿山、钻井、海洋工程等行业,是德阳重装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从业人数超过10万。机械行业形势事关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及龙头企业外协量大幅减少等影响,机械行业正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据市机械商会的调查和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民营机械制造业总体形势可以划分为“一三四二”的格局,即:

 

  仅10%的企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企业发展形势较好。这部分企业对外依赖程度低、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有自己的品牌、有独立的产品、市场和服务。

 

  30%的企业,能基本正常运转,但利润较低或基本无利润。这部分企业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有较强的设备实力和一定的技术实力,可为大型企业进行部件配套。

 

  40%的企业,能勉强维持,但企业出现亏损。这部分企业缺乏固定客户、设备和技术实力相对较弱、只能进行单工序配套。为了维持企业基本运转,明知无利润或亏损的单子也只有硬着头皮接下来。一些企业无奈地表示,自己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做不行,但越做越亏。

 

  20%左右的企业,生存艰难,甚至面临倒闭。据介绍,2012年我市有20%的机械行业企业关停。这部分企业基本无固定客户、设备能力也很弱、缺乏后续发展资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德阳市机械制造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杨明说,我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存在大而不强、过度依赖劳动力、增长方式粗放、大量落后产能亟待淘汰、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综合竞争力不强、供过于求等方面问题,严重制约了发展。”

 

  订单减少发展形势堪忧

 

  记者走访了解到,近两年民营机械行业的订单不断减少,开工明显不足,一些企业超过一半的设备闲置,另一些企业目前已全部停工,员工放假,还有部分企业不得不大幅裁员。一些企业甚至反映,往年年底的时候,企业下一年的订单已基本落实,但目前的情况是:到手的新年订单相当少或基本无着落。

 

 

 

 

首页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