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造船业持续低迷,供求矛盾逐步显现,新船订单不断减少,而造船成本却日益高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中国造船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曾辉煌一时的中国造船业,何时能迎来产业“春天”,驶向深海呢?
这主要得益于2014年年底市场将回暖!
在航运公司减少运力的大环境下,造船厂也深受波及并陷入低谷。其中,民营资本为代表的中型船厂遇到的困难最多。
张永锋表示:“主要是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型船厂承受的压力最大。中型船厂规模扩展得比较快,而且需要的融资额度比较大,目前的市场不足以提供一个完整的能满足船厂继续维持其大规模快速发展的条件,所以压力大。而小型船厂通常比较灵活,还可以从事一些类似于拆船等其他的行业来减少一些损失。”
专家表示,航运业复苏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造船业复苏会相应滞后。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加快,航运业也会加速回暖。专家认为,2014年年底,造船业可能将迎来“春天”。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今年1-5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呈现“三连跌”。其中,承接新船订单量为95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3%。
张永锋认为:“如果从整个行业市场的恢复来看,最早也要到2014年年底才能出现一个比较好的恢复势头,而造船业将和航运市场同步恢复。”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锋表示:“订单萎缩比较明显,特别是从今年1—5月份的数据来看,目前新增订单量萎缩了40%多,并且这个萎缩相比前两年有较大的下滑。”
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巽良表示:“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做法是以修正总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造船能力。中国以前不用这个指标,后来逐渐开始使用。用载重量来计算,我们国家继续是世界第一的,但是2011年的新接订单量用修正总吨来计算的话,我们被韩国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