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年复一年的“用工荒”现象引起了专家、媒体、相关部门的关注,大家寻原因,献计策,都在为企业老板们支招,推出“高薪”、“高福利”、“优化员工工作及生活环境”等人性化举措。但这些现象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制造企业要追根究底,找到原因所在。
在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就经受住了出口市场不利、下游产品需求结构升级和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等外部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企业投资信心增加,产值再度增长30%,总量突破14万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为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牵引作用。
纵观五金机械市场,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和发展后劲十足,2010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呈逐月加快势头,从年初的18%提高到年末的29%,这预示机械行业在2011年及以后还将有较高的新增产出能力。上海电气集团打造包括风电整机和零部件在内的完整的风电产业链,总投资5亿元的特大型风电轴承生产线技改项目一期投资2.5亿元已经完成;新洛轴进行中的“新洛轴工程”计划投资25亿元,首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其中汽车轴承生产线月产达到设计能力的90%,风电轴承生产线月产达到设计能力的150%;太重集团动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大型铸锻件国产化研制项目。
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吴涤新分析认为,从市场情况来看,2011年我国将在继续投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油气基地的同时加快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据统计,目前国内已设立了100多个新能源产业基地,规模都非常庞大。
核心技术人才亟待突破
以轴承为例,高铁、风电、机床主轴配套轴承等高端轴承一直是我国轴承业的软肋。目前国内时速为16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配套的高铁轴承依然全部是进口。因此业界对洛阳LYC、瓦轴集团、哈轴等企业的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充满期待。
国家有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零部件基础研究、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等重大共性课题研究的重视,增强扶持力度、创新工作方法、激励创新精神,在短时间内,实现我国机械基础件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突破。
转型升级千万职位揽才
从去年我国进入“十二五”时期的起步阶段,各行业掀起新一轮的投资高潮;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也将陆续出台等,持续增长的人才需求继续成为发展瓶颈。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