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汽车零部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1-03-04 14:33  点击:31
[摘要]  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将突破2000万辆,出口每年增速均超过35%以上,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0万到1亿辆。这一组数字,足让汽车零

  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将突破2000万辆,出口每年增速均超过35%以上,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0万到1亿辆。这一组数字,足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兴奋不已。然而“反倾销裁定”、贸易争端、原材料价格高涨,这些也注定了零部件产业不会走的一帆风顺,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在2011年将会有哪些变化,中外资零部件制造商未来的发展走向如何,让我们一同关注…

  中国整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让汽车零部件市场有望变成一块数千亿元的大蛋糕。然而面对这块巨大而且还在不断膨胀的蛋糕,中国零部件企业整体竞争力却呈下滑趋势,在零部件进入全球采购之后,不可避免地将那些规模小、产品没有市场的企业淘汰。

  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产业一直依靠商业车整车生存与发展,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轿车配套能力低,企业规模偏小,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与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扬和整车厂商压价等“祸不单行”的困境,零部件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据统计资料显示,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高新和核心技术如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外资控制的市场份额更高达90%,在外资的挤压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技术的滞后性成为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有专家指出:无论是立足国内市场还是闯入国际市场,中国零部件企业必须提高研发能力,开发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看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独立的开发能力等。这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目前,国际汽车行业正在广泛采用平台共享,零部件全球采购,模块化供货等策略,因此,我国汽车行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跟上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步伐。

首页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