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缺陷 欠铸 印痕 分析
压铸缺陷 欠铸 印痕 分析
2010-09-17 08:53  点击:622
[摘要] 欠铸 其他名称:浇不足、轮廓不清、边角残缺 特征:金属液未充满型腔,铸件上出现填充不完整的部位。 (1

 欠铸

其他名称:浇不足、轮廓不清、边角残缺

特征:金属液未充满型腔,铸件上出现填充不完整的部位。

(1)合金液流动不良引起:

合金液含气量高,氧化严重,以致流动性下降。

合金浇注温度及模具温度过低。

③内浇口速度过低。

④蓄能器内氮气压力不足。

⑤压室充满度小。

⑥铸件壁太薄或厚薄悬殊等设计不当。

(2)浇注系统不良引起:

①浇口位置,导流方式,内浇口股数选择不当。

②内浇口截面积太小。

(3)排气条件不良引起:

①排气不畅。

②涂料过多,未被烘干燃尽。

模具温度过高,型腔内气体压力较高,不易排出。

(1)改善合金的流动性:

①采用正确的熔炼工艺,排除气体及非金属夹杂物。

②适当提高合金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③提高压射速度。

④补充氮气,提高有效压力。

⑤采用定量浇注。

⑥改进铸件结构,适当调整壁厚。

(2)改进浇注系统:

①正确选择浇口位置和导流方式,对不良形状铸件及大铸件采用多股内浇口为有利。

②增大内浇口截面积或提高压射速度。

(3)改善排气条件:

①增设溢流槽和排气道,深凹型腔处可开设通气塞。

②涂料使用薄而均匀,吹干燃尽后合模。

③降低模具温度至工作温度。

11. 印痕

其他名称:推杆印痕、镶块或活动块拼接印痕。

特征:铸件表面由于模具型腔磕碰及推杆、镶块、活动块等零件拼接所留下的凸出和凹下的痕迹。

产生原因

排除措施

①推杆调整不齐或端部磨损。

模具型腔、滑块拼接部分和其活动部分配合欠佳。

③推杆面积太小。

①调整推杆至正确位置。

②紧固镶块或其他活动部分,消除不应有的凹凸部分。

③加大推杆面积或增加个数。

首页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