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拥有40多年历史的玉环汽配业而言,这次限电风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猛烈。
“上午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来,给我们做思想工作。我听出的意思是,像我们这类铸造企业最好关掉,要不然搬到其他对能耗管理宽松的地方去。”8月9日上午,玉环某铸造企业董事长黄先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 深陷困局
如果从历史来看,玉环的汽配企业不是第一次遭受限电困扰。过去,玉环没有大型发电厂,到用电高峰期,企业常常被拉闸限电。6年前,华能玉环电厂落户玉环县大麦屿开发区。作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工程,该电厂规划容量为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截至2007年11月已建成投产4台百万千瓦机组,满足玉环县工业用电需要绰绰有余。
这一次限电,显然是为了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
“今年限电不是因为缺电。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今年形势非常好,订单多了用电自然就上去了。此外,玉环当地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用电量增加。几年前,玉环夏天的平均气温在30度左右,今年最高气温达到了35、36度。厂房里不开冷风机、电扇,工人根本没法工作。”玉环一家曲轴企业总经理表示,由于用电量太高,他所在的企业被列入第一批限电企业名单,政府规定的月用电量,只够他们用半个月。
在记者走访中了解到,铸造类企业是被政府盯得最紧的。据黄先生介绍,他们8月、9月的用电量被砍掉了一半以上,不敢多接订单,如果继续限电,工人也养不住了。
限电对企业的影响,是连锁式的。据记者调查,玉环汽配企业普遍限电,最短的每周要停电一天,最长的每周要停4天。玉环汽摩配协会秘书长胡士亮分析,汽配企业在给主机厂配套过程中,能否及时供货,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因为限电停产延误供货,客户必将快速流失。
■ 缓慢转型
几乎每个企业都能读懂政府限电政策的意图,但是彻底转型,却是谁也不愿意主动干的事情。
“与其把钱投在现在的节能改造上,不如投在新产品研发上。”这是玉环某曲轴企业负责人说的一句心里话。以产品升级带动节能降耗,是玉环汽配企业老板们更中意的方式。还是这家曲轴企业,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告诉记者,由于限电政策,他们现在开始“挑”订单了。不是每一种产品的订单都接,能耗高的不再做,只做一些能耗低、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
“我们也想做一些附加值高的产品,但是这个速度不会很快,更新设备、研发产品需要时间、金钱和精力。”一些企业老板尽管意识到了转型的必要,但在投入的同时,他们要不断权衡。毕竟他们都是年产值只有1亿多元的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孰轻孰重,他们心里最清楚。
也不是没有企业实施转型行动。比如记者采访过的一家铸造企业、一家汽车电器企业、一家减振器企业,他们一边挖潜一边投入,引进先进生产线,提升研发能力,有的企业研发出高端产品,为国外主机厂配套。据某汽车电器企业董事长介绍,在节能方面他们采用三位一体措施:向工人灌输节能意识,通过小细节改进工艺,应用新材料。
■ 大举迁徙
玉环限电后,有些企业选择就地转型,有些企业则选择向外发展。据胡士亮介绍,由于玉环当地资源有限,汽配企业扩张依赖的土地、水电、劳动力都显得捉襟见肘。在今年玉环刮起限电风暴前,就有不少企业陆续向外扩展。
“限电加快了玉环汽配企业迁徙的速度。”据胡士亮估计,近几年从玉环迁出的汽配企业产值,可能已经占到整个玉环汽配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nextpage]
记者经调查了解到,近年来,玉环汽配企业迁徙的目的地集中在几个地区:一个是苏北,一个是安徽芜湖,一个是上海嘉定,此外还有迁往宁波、杭州等地的。这些地区和玉环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产业链比较完整。像嘉定和芜湖,更有上海大众、奇瑞汽车等整车厂坐镇。“背靠大树好乘凉”,对汽配企业而言,工厂建在整车厂周边,大幅降低了物流费用,有助于增强成本优势。
玉环某汽配企业董事长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这几个月到苏北地区设厂的玉环汽配企业数量,不低于50家。据他了解,面对如此多企业的迁入,为更好地为这些企业服务,当地迅速组织成立了汽摩配协会。同时,迁往芜湖的也不少,有40~50家。
更多的企业还在考虑要不要出去,或者留一个“壳”在玉环,把主要业务全部转走。
一条产业链上,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假如把玉环的铸造厂关了,玉环的汽配业即使不是100%倒掉,80%的企业也将被拖垮。”胡士亮担忧地说,玉环汽配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产业链完整,从铸造到精加工,从原材料到高端产品,不出玉环,便可实现内部循环。在这样一条产业链中,人、机、物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创造了最佳企业效益,实现了最低成本控制。眼下,限电风暴将切断这条循环了几十年的产业链条。
玉环一家汽车电器企业由于单位产值能耗低,受到玉环县政府部门和当地媒体的热情追捧。当记者就限电一事采访该企业负责人时,他并没有因为自家日子好过而满心欢喜。“我们有一些高耗能的东西,都是交给其他企业做的,如果这些企业倒了,我们必须自己做。由于规模小,能源消耗可能比原来的专业企业更高。如果到外地采购,时间无法保证,成本也会增加。”
不分行业、按统一标准限电的做法,被玉环许多汽配企业直斥为“一刀切”。
“铸铁企业和铸铜企业同属铸造行业,但由于铸铁产值低,就要被淘汰,铸铜产值高,就要被保留,我不能接受。两类企业是不能比的,一个是铁和铜的属性不同,一个是两种材料价格不同。”玉环某铸造企业董事长一肚子苦水。
一些能耗较低、受限电影响小的企业也有委屈。他们希望政府出台综合性措施,对企业区别对待,比如对低能耗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鼓励。
不过,从当前看,玉环已经把快速降低能耗当成了一件压倒一切的大事。玉环汽配业前途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