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国国内五金工具企业发展尚先天不足。纵观中国五金业史,从解放后手工作坊起步,逐步建立起以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形式为主的五金行业,五金制品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总体上,中国的五金行业还在“小五金”、“小商品”之列。中国五金企业的品牌意识太差,企业大多停留在代工,重复生产的初级阶段。
其次,我国五金工具产品科技含量不够高。从手动工具发展现状来看,国内手动工具企业大多数都是以低端产品为主或者代工贴牌,高端产品和品牌产品仍然为欧美国家所把持。国外五金工具和合资品牌产品,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而相比之下,自主品牌产品的科技含量相对不高。
再从电动工具行业发展来分析,虽然在全球销售的电动工具中,绝大部分是从我国生产并出口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电动工具供应商。然而,电动工具工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科研开发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与国外差距明显,出口产品创汇低,性能水平较低,售价也低,企业规模小,集度低,原材料涨价因素等严重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
目前,五金工具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主要竞争力仍然是低价格。随着合资品牌企业国产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本势必会大幅下降,自主品牌五金产品低价优势将越来越不明显,面临更大的挑战。一些跨国五金企业,正计划把在国外市场取得成功的一些中低档工具产品引进中国。凭借着品牌效应、时尚的外形和高科技含量,这些安全、环保、节能的经济型五金工具产品将给国内自主品牌五金工具带来巨大压力。只有正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自己的差距,未雨绸缪,国内自主品牌上海五金工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住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否则,有可能功亏一篑。
中国的五金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时时求变,加大科技创新,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完善配套措施,对企业实事求是的定位,加速现代化的步伐……这样将全行业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距离中国五金工具行业的大崛起时代必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