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与时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相比,武乡县蟠洪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显得生机勃勃:投资2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与时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相比,武乡县蟠洪工业循环经济园区显得生机勃勃:投资25亿元的五矿盛盈合轻量化设计与镁开发项目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投资2.48亿元的融聚远镁业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武乡县创优软环境促经济发展赢来了收获期。到2008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16%;财政收入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31.5%。
“活生生的事例充分证明,区域环境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我们就是要改变靠优惠政策吸引投资的观念,力求通过良好的软环境培育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谈及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时,武乡县县委书记周涛告诉记者。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出席签约仪式、中国五矿和加拿大铝业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同时入驻,成为武乡县创优软环境的标志性成果。
去年以来,在武乡县决策者的调查研究、运筹帷幄下,形成了一张全新的“路线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构建煤、焦、电、镁四大产业为主的企业集群,打造蟠洪工业循环经济园区与和信电力工业园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两艘航母舰队。这套思路很快得到省、市充分肯定:蟠洪工业循环经济园区被列入全省十大工业循环经济园区之一,和信电力工业园区被列入全市6个县级工业园区行列。
巢已筑就,何以引凤?创优环境促发展的议题摆上武乡县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为实现机关作风的彻底转变,保证创优软环境取得实效,武乡县以“猛药”治疗“顽疾”:“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县委副书记、县长阎新平对此的理解是:“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也要落后的形势下,创优软环境就是要切实解决机关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软环境塑造新形象,以新形象带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很显然,这一“硬”一“软”,一“新”一“高”,就是武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手段和目标,也是同时策动的可以辩证地发生作用、产生力量的两条线。武乡县的选择是优化发展软环境,赢得竞争优势。为此,武乡县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从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20多个方面,对软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作出了硬性规定,全力打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环境。自此,机关作风好坏,软环境的评判权交给了群众,交给了企业,交给了服务对象。
与此同时,武乡县规范公职人员促进软环境发展的规定出台。“暗访才能发现真问题。”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报社、县电视台组成的暗访组在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展开拉网式地暗访,第二天,暗访结果便会出现在县主要领导的案头,出现在当地新闻媒体中。
在创优软环境中塑造出崭新形象的武乡县,吸引了众多省内外企业乃至跨国公司的加盟,因环境改善而散发出的无穷魅力,让其迎来了又一个高速发展期。
五矿盛盈合轻量化设计与镁开发项目,由中国五矿集团和加拿大铝业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参股,它在蟠洪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入驻,开辟了我市没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的先河,开创了武乡县招商引资的里程碑。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2.5亿元,年产镁基材料3万吨,压铸件100万件套,主要供应国内外汽车用户。一期建设于2008年7月份开工,今年4月份可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包括煤层气开发、金属镁冶炼、镁合金制造、汽车部件压铸和镁废料综合回收的“综合设计、循环制造”生产体系,将是一个具有世界水准的“绿色产业”。
山西融聚远镁业项目总投资2.48亿元,年产2万吨金属镁,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吨镁煤耗下降到5吨,节煤30%;电耗降低20%,二氧化硫排放减少30%。同时,最新引进的山西森源环科公司年产30万吨镁渣无机纤维项目,已通过审批立项。它将和新建的120万吨镁渣水泥厂共同吃掉这些镁渣,进一步实现吃干榨尽的高层次循环。
“细节决定成败。”县委书记周涛常说的这句话,集中反映了武乡县创优软环境、强化服务理念的精髓,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行动的指南。
武乡县创造性地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帮办工作制度,严格实行“全天候、保姆式、全过程”的跟踪服务,真正坚持“院墙内的事企业办,院墙外的事我来办”的服务理念,切实做到“主动服务、真情服务和真诚服务”。
在引进五矿盛盈合轻量化设计和镁开发项目时,武乡县干部群众创造了被称为“武乡速度”的奇迹。从2008年4月27日,在武汉举行的中部投资博览会上达成协议,到6月8日正式签约,仅仅用了41天时间。在项目筹备前期,工商、国土、环保等部门率先介入,积极协调省市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和办理审批手续。尤其是从5月9日到13日,五矿盛盈合轻量化设计和镁开发项目工地上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会战:县领导轻车简从,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蟠龙镇政府组织施工队完成了300亩工程用地的平整任务,并协助国土局入户调查土地征用补偿工作;交通部门铺设了宽8米的施工便道700米;水利局架设管道4900米,将施工、生活用水主管道接到了工区;供电公司架设用电线路1000米,安装变压器1台;网通公司接通了工区的通讯线路;城建部门完成了项目工区1:1000地形图的测绘任务;国土部门挨门逐户初步完成工区征地补偿调查工作……短短5天时间内,修桥涵、铺道路、架电线、筑河坝,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扬老区人民当年抗战支前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六通一平”任务。
该项目负责人感触颇深地说:“之所以选择武乡投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软环境。”
武乡县把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作为软环境建设的重点,大大强化了各级各部门“服务就是生产力”的意识,不断加大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力度,从而在行政审批上为软环境建设减压松绑。全县各部门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公示制、限时办结制和首问负责制等制度,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杜绝了服务中的“肠梗阻”。
一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出明显的“洼地效应”,2008年,该县共铺开重点工程项目63个,概算总投资8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多亿元。
武乡县把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着力为投资者打造最优兴业发展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8.5亿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刚刚获得“国家级卫生县城”称号的武乡老区人民,将以更加稳健开放的姿态和良好的软环境,笑迎天下宾朋客商来这块红色热土上投资兴业,开拓发展!(